英文名称:Circular Economy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Enterprises
【课程编号】ENV21019 | 【所属模块】专业选修课 |
【学分数】 2 | 【适用专业】环境科学/环境工程 |
【学时数】32 | 【开设学期】秋季 |
【已开设次数】1 | 【建议选课人数】15-30 (需助教1名) |
【授课教师姓名】毛建素 | 【授课教师职称】副教授 |
【授课教师联系方式】Email:maojs@bnu.edu.cn 手机:15901230279 | |
【先修课要求】无先修课程要求。 |
一、课程简介
《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型企业》属于交叉学科,涉及环境科学、资源科学、经济学、生态学、管理学、人文学等多种学科交叉学科,是面向解决当今资源环境问题并推动可持续发展战略深入实施而为本科生新生所设定的导引型课程。
1. 建立环境科学、资源科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多学科跨领域的交叉学科体系,探索培养多学科知识背景的复合型人才教育模式,补充现有教学体系学科隔离的不足;
2.探索专题研讨型课程的教学与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开拓科研品质,提高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
3. 探索将理论与实践融入教学的教育方法,提高学生对循环经济从理论到企业应用的全面认识,弥补现有理论与实践脱离的不足,提高学生服务祖国需求的能力。
本课程拟设16次课,每次课2个学时,共32个学时。详细如下:
(一)总论(或绪论、概论等)2学时(课堂讲授学时+课程实验学时)
主要内容::
(1) 为什么设置《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型企业》课程
(2) 如何开展该课程的教、学、考核等工作
教学要求:
(1) 明确“新生专题讨论课”的教学目的、学习方法和要求;
(2) 加深理解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型企业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
(3) 引导学生了解资源环境状况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推进模式
课前学习要求:
重点、难点:
(1) 对比传统教学法和讨论时教学法的教学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 理顺资源环境状况、可续发展战略与本课程主题——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型企业间的逻辑关系
其它教学环节:
(1) 演示研讨式教学法的三个环节,及其基本要求;
(2) 借助议题,引导学生提出进一步的问题,并列出各子问题下的研究内容、方法和汇报提纲
(二)第一章人类发展与环境危机2学时(课堂讲授学时+课程实验学时)
主要内容:
(1) 包括可持续发展战略背景,拟解决的问题;
(2) 人类与环境间的关系如何?定性关系与定量关系
(3) 可持续发展是否仍然必要?
教学要求:
(1) 掌握并会应用IPAT方程
(2) 引导学生学会了解资源与环境现状的研究方法;
课前学习要求:
重点、难点:
其它教学环节:
讨论与作业:现有资源与环境状况
(三)第二章可持续发展管理与推进模式 2学时(课堂讲授学时+课程实验学时)
主要内容:
(1) 可持续发展推进的主要途径与模式
(2) 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3) 可持续发展型企业与循环经济的关系
教学要求:
(1) 明确可持续发展型企业、循环经济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2) 加深了解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要推进模式;
(3) 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课堂讨论和课下作业环节的学习方法
课前学习要求:
重点、难点:
其它教学环节:
(四)第三章物质循环流动2*2学时(课堂讲授学时+课程实验学时)
主要内容:
(1) 物质自然循环、人为循环概念;
(2) 典型物质(水、营养物质、典型污染物)循环;
(3) 物质人为循环的类型;典型物质的人为循环;
(4) 人为循环若干规律;
(5) 典型物质循环的案例。
教学要求:
(4) 明确物质循环的基本概念、规律,及其在可持续发展中的意义;
(5) 了解物质循环流动研究中所经历的思考过程、采用的研究方法和成果应用;
(6) 帮助学生进一步熟悉如何开展课堂讨论和完成课下作业
(7) 指导学生进一步明确课堂讨论和课下作业环节的学习方法
课前学习要求:
重点、难点:
其它教学环节:
(五)第四章能量流动2学时(课堂讲授学时+课程实验学时)
主要内容:
(1) 能源类型;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流动;
(2) 能量在人类社会经济系统中的流动;
(3) 能量流动的案例分析。
教学要求:
(1) 了解能量在社会经济系统中的流动过程;
(2) 通过作业点评,提升学生从议题到研究内容与方案等科研设计能力;
课前学习要求:
重点、难点:
其它教学环节:
物质流动作业交流与分享
(六)第五章物质、能量、经济复合流动2学时(课堂讲授学时+课程实验学时)
主要内容:
(1) 物质、能量、经济复合流动模型
(2) 复合流动中的耦合关系
(3) 若干研究成果
教学要求:
(1) 了解循环经济的内部结构的复杂性
(2) 了解复合流动模型的构建方法以及应用中可能的修正;
课前学习要求:
重点、难点:
其它教学环节:
(七)第六章循环经济实施模式与案例分析2*2学时(课堂讲授学时+课程实验学时)
主要内容:
(1) 循环经济概念、内涵;
(2) 物质的可循环再生性、物质分类、物质循环分类、循环经济基本特征;
(3) 介绍循环经济实施模式:生态产业园、生态产业体系、能源梯级利用、生态效率管理和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
(4) 案例分析
(5) 专家报告
教学要求:
(1) 了解物质、能量可能循环利用的类型
(2) 掌握循环经济的主要实施模式;
(3) 我国若干循环经济的典型案例
课前学习要求:
重点、难点:
其它教学环节:
小组研讨与课堂交流
(八)第七章循环经济保障体系2*2学时(课堂讲授学时+课程实验学时)
主要内容:
(1) 保障体系的概念;
(2) 循环经济系统的复杂性
(3) 保障体系示例——国内外循环经济法
(4) 循环经济实施案例—专家报告
教学要求:
(1) 深入了解循环经济的实施中的复杂性和多学科交叉的必要性;
(2) 了解循环经济法规体系
课前学习要求:
重点、难点:
其它教学环节:
(九)第八章可持续发展型企业与产品环境评价2学时(课堂讲授学时+课程实验学时)
主要内容:
(1) 可持续发展型企业的概念;
(2) 产品(服务)生命周期评估;
(3) 案例分析
教学要求:
(1) 明确企业在社会服务、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环境意义
(2) 掌握生命周期评估方法
(3) 掌握科技论文写作基本要求和基本方法
课前学习要求:
重点、难点:
其它教学环节:(如实验、习题课、讨论课、其它实践活动)
科技论文示例与解析
(十)第九章生态设计2学时(课堂讲授学时+课程实验学时)
主要内容:
(1) 设计在企业中的作用;
(2) 生态设计的概念;
(3) 生态材料、能源利用、包装、运输、废物管理;
教学要求:
(1) 明确生态设计中的基本要求;
(2) 了解如何进行生态设计。
课前学习要求:
重点、难点:
其它教学环节:(如实验、习题课、讨论课、其它实践活动)
(十一)第十章可持续发展型企业评估2学时(课堂讲授学时+课程实验学时)
主要内容:
(1) 可持续发展型企业的评估方法;
(2) 可持续发展型企业评估体系;
(3) 我国可持续发展型企业的评估程序。
教学要求:
(1) 明确如何进行可持续发展型企业的评估。
课前学习要求:
重点、难点:
其它教学环节:(如实验、习题课、讨论课、其它实践活动)
(十二)第十一章可持续发展型企业管理2学时(课堂讲授学时+课程实验学时)
主要内容:
(1) 可持续发展型企业的管理方法;
(2) 环境管理体系与国际标准
(3) 典型案例分析。
教学要求:
(1) 了解国际标准语环境管理体系
(2) 掌握识别不同企业中的典型环境问题及其管理手段。
课前学习要求:
重点、难点:
其它教学环节:(如实验、习题课、讨论课、其它实践活动)
(十三)第十二章前景与展望2学时(课堂讲授学时+课程实验学时)
主要内容:
(1) 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型企业中尚未解决的若干议题;
(2) 课程教与学中的改进思考。
教学要求:
(1) 能应用课程中掌握的科研技巧进行论文写作。
课前学习要求:
重点、难点:
其它教学环节:(如实验、习题课、讨论课、其它实践活动)
根据感兴趣的问题,自拟题目,提出科学议题,并提出可能的相关研究内容、研究方案与预期成果,并呈现为科技论文。
(十四)课程论文成果汇报与交流2学时(课堂讲授学时+课程实验学时)
主要内容:
(1) 研究小组课堂汇报;
(2) 小组自评、互评,专家点评。
(3) 圆桌会议与总结。
教学要求:
(1)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课堂PPT口头汇报
(2) 个人提交研究型学术论文。
课前学习要求:
重点、难点:
其它教学环节:(如实验、习题课、讨论课、其它实践活动)
(1) Herman E. Daly and Joshua Farley, Ecological Economics: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 Washington, DC, Island Press. 2009
(2) 钱易主编, 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概念.方法和案例.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
(3) T.E. Graedel and B.R. Allenby, Industrial Ecology, 2nd edition,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4) 陆钟武主编, 穿越“环境高山”-工业生态学研究.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8.
(5) Yang Z.F. Planning of industry system. Eco-cities: A planning guide. Edited by CRC press, 2012.
(6) Ecological economics,http://www.journals.elsevier.com/ ecological- economics
(7) 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logy, http://www.is4ie.org/jie
(8) Resource conservation & recycling, http://www.journals.elsevier.com/ resources-conservation-and-recycling
(9) Cleaner production. http://www.journals.elsevier. com/journal-of-cleaner- production
主要采用课堂讲授、组织小组讨论、小组与个人作业等教学方式。其中:
课堂讲授将结合各专题,讲授基本概念、原理、规律,采用多媒体、录像带等媒体工具
分组讨论:针对各专题,设置相关系列讨论内容,将学生分成小组,针对设定内容进行深入讨论,并形成讨论报告。由教师针对讨论结果进行点评。
小组与个人作业方式:针对各专题,结合国内外进展和发展趋势,预留作业,由学生课外时间独立思考、搜集相关信息,撰写报告或论文,以作业形式提交
课程考核包括考勤、课堂讨论及汇报(20%)、期中小组报告(30%)和期终小组报告与个人论文(50%)